人民公安报记者 刘海平 罗文姣 通讯员 邓涛涛德旺配资
衡阳铁路公安处乘警朱衡军的身影,常年穿梭在Z230次列车上。这趟从深圳东站启程,驶向西宁站的列车,全程运行34个小时,承载着近4000名旅客的归乡、远行梦。多年来,朱衡军总结出“两步路、常回头、唠家常、排排坐”“十二字工作法”并加以践行,确保旅客平安出行。
“两步路”走出旅客安全感
“多巡视一次,就多一份安心;多走两步,就能多掌握一些情况;多叮嘱几句,安全就多了几分保障。”朱衡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每到一站,朱衡军便走出车厢,在站台上仔细巡视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边环境。发车后,他又马不停蹄地从第一节车厢开始,逐节穿行18节车厢,每到一节车厢,都会认真叮嘱列车员,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等旅客,确保他们的旅途安全。
Z230次列车长途跋涉德旺配资,当进入青海境内的海石湾、平安驿、西宁站时,平均海拔骤然攀升至2000米以上。在封闭的车厢环境中长途行驶,再加上高原反应的影响,不少旅客会出现头晕、胸闷等身体不适症状。每当列车驶入青海省界,朱衡军就化身贴心管家,在车厢里动员旅客适时起身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同时,他积极与列车工作人员协调,确保医药箱时刻处于备用状态,遇到身体不适的旅客,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,耐心细致地进行帮扶救助。
“常回头”看遍车厢底数清
“人的瞬间记忆很短暂,车上人多物杂,想要把情况摸透,反复巡查是关键。”朱衡军分享着自己的工作心得,“哪些旅客需要特别关照,哪些潜在矛盾需要提前化解,只巡查一遍根本不够,多回头看看才能心中有数。”一般来说,从车头走到车尾大约需要30分钟,可朱衡军每一次巡查,都要花费50分钟。正是这多出来的20分钟,让他对车厢里的情况了如指掌,哪个车厢有外形相似的行李箱容易混淆,哪个车厢连接处旅客聚集存在安全隐患,他都能准确掌握。
情况清楚了,重点掌握了,朱衡军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高效。巡视过程中,他会重点提醒旅客妥善保管贵重物品,对于喜欢饮酒的旅客,他也会友好地提示适量饮酒。一旦遇到孩子在车厢走失的情况,他能迅速帮助找回。朱衡军的“常回头”,将各种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“唠家常”化解矛盾促和谐
去年7月的一天,朱衡军接到列车员紧急通报:卧铺车厢内,两名旅客因下铺休息问题争执不下。他与列车长赶到现场时,只见双方涨红着脸,互不相让。朱衡军没有直接处理矛盾,而是拉着两人坐下,与他们聊起目的地,赞美当地的美食和豪爽的性格。在他的感染下,原本紧绷的氛围渐渐松弛,刚才的争吵也被抛诸脑后。
这种“唠家常”的沟通方式,正是朱衡军与旅客拉近关系的独特方式。每一趟列车,他都会主动与旅客攀谈,从家长里短中了解需求,在闲话家常里传递安全知识。渐渐地,旅客们把他当成了旅途上的贴心人,遇到问题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。
“排排坐”搭起警民连心桥
Z230次列车一路驰骋,途经7省15个市,中途停靠17个客运车站,还会穿越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。旅客来自天南海北、不同民族。为了更好地与旅客沟通交流,朱衡军和列车长商量后,每逢春节、中秋等传统节假日,都会在餐车举办茶谈会。餐车内暖意融融,旅客们围坐在一起,工作人员准备好茶水和点心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分享着旅途见闻。不少旅客还会热情地拿出家乡特产彼此品尝,原本陌生的人们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“和旅客坐得近了,聊得多了,自然就熟悉了,心与心的距离也拉近了。”朱衡军笑着说。自他开始值乘这趟列车以来,已成功举办沿线群众茶谈会26场次德旺配资,开展猜灯谜、包饺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11场次,累计有3500余名旅客参与。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